纪实│千里调机 彰显当代民航精神
作者:      阅读量:
【 发布日期:2017-04-27 】

题记:

4月1日,广汉分院从河北平泉租用的5架全“新”PA44-180型小双发飞机,周转5省飞行近2000公里,于中午12时20分依次有序飞抵广汉机场,顺利完成“大迁徙”。



在学院的多方努力下,几经周折,河北天山遨司特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同意租借5架全“新”PA44-180型小双发飞机。然而,由于五架西门诺尔飞机几乎没有参加飞行计划,停放时间过长,亟需大量的飞机维修检查、试飞、调机作业等任务,根据学院指派,广汉分院机务部门组成的10余人专家队伍于2月27日抵达平泉。

学校副司局级调研员、院长助理李勇军在接机现场指出:“此次调机,缓解了学院中教机训练瓶颈问题,学院机务处、空管中心、航安办等机关职能部门在调机工作中全力配合广汉分院完成此次任务,是中飞院人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的又一具体体现。”




运筹帷幄 有条不紊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种长距离、大规模的调机任务挑战艰巨,但也充分体现了学院对于广汉分院整个团队的信任。

广汉分院多次组织开展调机协调会,各部门紧密联系,互帮互助。分院的准备工作严谨细致,详细周全,环环相扣;异地维修分队奋勇当先,兢兢业业,保质保量的完成了预期目标,为择日开展的试飞、调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调机机组人员选择中,广汉分院安监部主任秦险峰担任带队机长,飞行大队副大队长文彬、潘俊、鲁云松,训练科科长林凡担任调机机长,各带一名技术作风过硬的飞行教员执行调机飞行任务。




分院安监部负责制定调机航线、备用航线、备降场选择、应急程序预案、风险分析评估,组织调机机组开展PA44-180(G1000)型飞机差异培训,事无巨细,对飞机燃油计划、重量平衡、机组人员分配安排、飞行预先准备和纪律要求等方面均作出详细安排。

与此同时,由分院机务部副主任王强担任组长的10名维修分队成员,先期抵达河北平泉,开展前期的适航恢复、调试检修等工作。



工匠精神 妙手回春



初春三月,南方早已春意阑珊,而平泉依旧白雪皑皑。

2月27日晚,当异地维修分队到达河北平泉县,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是:5架双发飞机、10台动力装置需要做全面检查,同时机体、螺旋桨以及其他部件也要进行检测修理。但困难也随之而来:早晚温差大、通勤时间长、维修环境差、水土不服……




“在面对任务量巨大和维修外部环境双重困难,异地维修分队迎难而上,在工作态度上严谨、一丝不苟,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专业敬业,关注每一个细节,力求没有瑕疵。”调机领导小组组长、广汉分院副院长张道新说。

最终,精神战胜了困难,坚持战胜了迷惘,加班加点连续工作十余天,飞机起“死”回生,满血复活。




当维修人员在PA44飞机表面附上国籍标志、登记标志以及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名称和标识,新飞机立马变得熟悉亲切。3月11日,最后一架飞机全面试车结束,异地维修分队提前三天完成维修任务。



时间到了3月17日,在完成了一切维修工作后,即将进入最后的试飞、调机工作。此时,维修分队又遇到了新的难题,由于机库距离试飞的河北平泉通用机场相距6公里,其中有1.6公里属于国道公路,车流量大,怎样将5架翼展近12米的飞机安全转移至机场?



转移工作不仅是体力活还是技术活,维修分队经过积极联系交管部门,同时临聘人员帮助转移飞机,顺利的将飞机转移到了机场,肩挑背扛的机务人员此时在瑟瑟的寒风中,却汗流入注。四个小时以后,河北平泉机场,五架雄鹰展翅待飞。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河北平泉通用机场,是空军二级永备机场,位于平泉县城正南,地形复杂,起飞、着陆航段都处于山谷之中。整个航路要飞越多个山脉,航路安全高度高,飞机单发性能低。这些都极度考验飞行机组的飞行经验、技巧及灵活应变能力。

平泉—洛阳—广汉航段沿途管制单位多,航路天气复杂,军航活动多,空管协调困难,选择的备降机场多数是机组未曾飞过的机场,飞行人员对运行环境不熟悉,这些都是影响此次调机任务进度的外在因素。




按照计划,3月18日,秦险峰率领的试飞机组对5架恢复适航飞机进行试飞。试飞是对航空器及其部件工作性能进行验证的飞行,试飞合格后取得适航主管部门颁发的适航证,飞机才能进行正常飞行活动。




7点20分,平泉机场气温表显示-4℃,经过除霜、航前检查后,第一架B-3696一次开车成功。申请滑出,得到答复:试飞空域与空军活动冲突,需要等待。10:55,第二次滑出得到同意,顺利升空。

有了第一架试飞成功的经验后,机组为缩短占场时间,调整下一架飞机试车等待空域间隙,获批后立即升空。

五架飞机均顺利通过试飞。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3月21日调机开始。当日气温极低,平泉机场只有-7℃。每台发动机至少启动了3次,所有人员心里都捏了一把汗,通过飞行、机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五架飞机全部启动成功。

11:59,第一架B-3697由秦险峰驾驶从平泉机场起飞。17:05,最后一架飞机B-3691降落洛阳机场。

事后,秦险峰感慨万千的说:“任务很艰巨,我们有信心,我们不盲目追求效率,我们追求最大的安全,最可靠的飞行和最圆满的胜利。”




PA44飞机属于双发活塞式非增压飞机,实用升限低,且没有任何除防冰设备,在超过1000公里的转场航线上,任何一处的天气都会影响调机顺利进行。在随后的两天待命中,因北方强冷空气的持续影响,机组决定先行回到广汉,待天气变好再去洛阳完成调机。

谁知,这一等,就是10天。




3月30日,根据气象人员预判,在随后的两天中,航路天气好转,调机机组乘飞机抵达洛阳,经过了1天的漫长等待,4月1日中午,第一架B-3697出现在广汉机场跑道头,宛若一只捕食归来的雄鹰。




15:54潘俊机组驾驶的B-3691平稳落地,顿时,在停机坪等待的人们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15:57,飞机在机务人员的引导下滑行至停机位,15:58,机组人员缓步走下飞机,“热烈欢迎赴河北平泉调机机组胜利归来”的横幅,在春天暖暖的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至此,五架西门诺尔飞机安全落地,调机任务圆满成功。




此次调机任务的圆满成功,得益于机务人员良好的维修现场管理、精湛的维修技术、团结奋斗精益求精的机务精神。得益于飞行机组周密计划、精心准备、优秀的飞行技能。

正如广汉分院院长何永威所说,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总方针、准备到位、作风过硬、应急预案完善,是调机成功的关键。

面对恶劣的维修环境、巨大的任务量、陌生的航路、复杂的起降地形,广汉分院通过了这次严苛的考验。用专注和坚持把工作做到卓越。




表现出极佳的团队协作能力

生动地诠释了当代民航精神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中国民航报头版文章:“九云并举 护航青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