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笔者来到广汉射箭场抗震救助中心,费了很大周折,才找到正在指挥志愿者搭建帐篷的本文主人公-----张斌。
张斌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特忙。黑红的脸上挂满了汗水,汗衫也几乎被汗水湿透,不时有志愿者和中心负责人来找他,他都一一给予耐心解答。因为帐篷型号问题,张斌匆匆离开了笔者,赶到指挥部去了解情况。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啦”。40分钟后,张斌出现在笔者面前。在接待中心的帐篷里,笔者和张斌聊了起来。“地震发生后,我就到广汉志愿者工作办公室报了名,被招募到广汉抗震救助中心服务,从事志愿者管理工作,这里还有学校的几位同事”。
“张斌,搭帐篷人手不够,请速调人员”。“张斌,救灾物资运到,请派人卸车”,对讲机里传来连续不断的呼叫声。笔者跟着张斌一溜小跑,找到相关人员解决安排妥当,早已是汗流浃背,切切实实让笔者感受了志愿者的辛苦。“我们每天8点上班,晚上12点结束。这里主要是救助无家可归的灾民,是广汉最大的一个救助点,可以容纳1000多人。还有几个小一点的,分别设在几个乡镇,平时经常过去送药品和救灾物资。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卸车,把赈灾捐款送到广汉开发区管委会,协调志愿者工作,协助民政局开展募捐活动”。
“张斌好样的,7天来,他没有按时吃过一顿饭,经常都是很晚才回家,飞院的同志就是不一样”。见笔者采访张斌,现场指挥点的其他同志,不约而同的夸了起来。正是张斌的突出表现,广汉市团委专门发函给分院,要求把他继续留在救助中心工作,得到分院和机务工程部领导的大力支持。
说起张斌的老父亲,张斌眼睛湿润了,沉默良久,他哽咽着说:“我欠他老人家的太多啦!只有等抗震救助结束后,在加倍尽孝心”。张斌老父亲患直肠癌转移已到晚期,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现在正是需要他的时候,而他却选择了到抗震救灾最需要的地方。“因为这里让我感动的人,让我感动的事每天都在发生,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去做,这里同样也让我割舍不下”。
张斌,抗震救灾群体中的一位普通志愿者,但他“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安排工作

转运现场

现场指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