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奖状B-3650飞机顺利完成12000小时结构检查后的试飞工作。至此,广汉分院已完成3架奖状飞机的结构检查工作,标志着广汉分院自主开发的奖状飞机结构检查项目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学院于2005年陆续引进奖状飞机,至今使用年限也达到十四年,平均使用时间也均在10000小时以上。但针对我院飞行训练利用率高、起落架次频繁的特点,飞机厂家和维护手册均中没有相关结构检查的要求及内容。因此,为确保飞机运行安全,进一步提高高教机教学训练质量,分院机务部于2016年底提前谋划,收集历史故障情况,结合机队实际运行状况,多次对重要系统进行风险分析,并在学院机务处、绵阳分院机务部的指导和协助下,于2017年5月最终编制完成了奖状飞机12000小时结构检查方案,细化制定了40余项检查工作。

细致准备,精密合作—由于奖状飞机的12000小时结构检查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也是首次进行,存在众多盲点与难点。为此,机务部技术科前期深入飞机维修现场,对重要系统、结构部件进行深入的现场摸底,编制了3万余字的工作单卡,并逐一整理、订购了90余项,280余件航材。为确保结构检查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施工前将检查方案、工作单卡、航材准备、结构项目探伤等内容与相关部门进行了细致的讨论与并进行了培训。
周密组织,攻坚克难—在结构检查工作开展前,考虑到结构检查工作的深度与难度均大于以往的工作,分院机务部对奖状飞机提前进行了调配,确保了结构检查工作的充足时间。从18年3月份进行首架奖状B-3649飞机的结构检查至今,机务三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克服人员紧张的困难,加班加点,在保障正常训练的同时,还穿插完成了它奖状飞机1200小时定检、发动机换发、热检及各类等重大维修工作,顺利完成了3架奖状飞机的结构检查工作,展现了机务三队“螺丝钉班组”的风采;技术科全力配合,深入现场一线,积极答疑解惑,制定多项排故工作单、修理方案,充分发扬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服务精神。

在3架奖状飞机的结构检查工作中,先后发现并排除了数十项故障、多项重大安全隐患,充分考验了广汉机务部的维修能力,体现了机务人员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科学严谨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相信在他们精心呵护下,广汉分院机务部将不断地提高奖状飞机的维护质量,保障机队继续安全顺利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