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许,全名许恩树,是广汉分院的一名普通职工,从18岁青涩的年纪入伍,到现在的两鬓斑白,快60岁的他,已经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了40多个年头。从一名基层战士到各科室的科长、书记,从通导科到供应科,从供应科到维修科,再到教书育人的学生队,几经转战,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那些看似平淡的不平凡。
我是一个兵
1974年的冬天,18岁的许小伙离开了天津渤海湾,从一个海边少年来到了川蜀平原,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的一名普通战士,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那时的航校条件非常简陋,破旧的房屋,生锈的机器,机场的周围荒草丛生,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和自己的渤海湾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条件的艰苦没有吓退这个瘦高的小伙子,和其他士兵一样,他起早贪黑,修整着航校的边边角角,打磨着机器的锈迹斑斑。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航校变了,变成了大学,变成了知名海外的蓝天学府。中飞院年轻了,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但他们这一辈却老了。与其他人到龄职工不同,老许没有领着孙子到处玩耍,没有喝点功夫茶,也没有到农家乐去搓搓麻,而是主动向分院申请,重新走到了学生管理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炽热,成了一名普通的学生教育工作者。他常说,其实我不老,因为我还是一个兵,兵是没有退休年龄的,我还要为航校多站几年岗。
飞机的“助航灯”
过去的飞机没有现在的这么先进,在通导科担任科长期间,导航设备老旧,技术落后,故障率高,连夜加班加点检修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当时的老许带领全科工作人员,敢打敢拼,硬是靠几台老旧的机器保证了分院正常的飞行训练和飞行安全。
随着技术的革新和引进设备的增多,新的设备,新的技术让老许感到有些吃力,为了熟悉这些“新朋友”,他又到成都军区陆军学院学习无线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修理能力。
舌尖上的美食家
食堂饭桌上的老许,嘴从来不闲着,可不是因为他多爱吃,而是每一道菜他都要进行点评,宛如一个美食家。这道鱼该怎么做,这只鸡该怎么炖,这盘菜该怎么烧,这碗汤该怎么调……老许说的头头是道。老许在供应科担任了6年的支部书记,分院食堂60多年的安全保障有他举足轻重的一笔,“民以食为天”,老许起早贪黑率领全队师傅全力保障医疗安全和食品安全,在做好平常菜的同时,与大厨们认真钻研,推陈出新,打造出了一道又一道美味佳肴,他常说,做饭不是吃着没问题,安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色香味也是安全中的一部分,只有吃得好,才能飞得好,只有身体好才能飞得棒,环环相扣,才能保安全。
分院大家庭的维修工
08年老许到了维修科,成了分院大家庭的后勤修理工。维修科的工作环境不仅脏、乱、差,而且倍感枯燥。老许到任后,带领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扎实苦干,赢得了支部员工的信任。谁家的水管漏了,谁家的门锁坏了,谁家的马桶堵了……哪里就有老许的身影,甚至给老同志换一个灯泡老许都要亲自出马,为全员树立了服务大家像亲人的工作理念。09年底,还有3天就是新年,员工都放假了,3号楼20多户居民的排污管道全部堵死,粪便冒出地面,在大家无望的时候,老许回来了,带领几个附近的工人用手淸掏,整整一天,冷、饿、脏、臭换来了他人的幸福。
学生眼中的慈父
一脸的和蔼,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喜欢和老许聊天,聊自己的学习,聊自己的生活,当然也聊自己的感情。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许都能给出满意的答案,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学生感情最深的还是老许。学生遇到各种问题,不管大小,不管多棘手,到了老许这里,一切都不是问题。学生工作这么多年,老许身经百炼,哪个地方会出问题,要出问题,老许都会第一时间进行“天气预报”,让其他年轻干部提前预防,提前准备,解决了许多的棘手问题。
学员停飞是摆在分院面前一件重要的难题,也是全院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如何转变停飞学生的思想,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改变从业观念,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为需要改变的是一个人的职业思想,在短时间内完成从蓝天到地面的转变,这是一个艰巨的工作。为了筛选后更好的做思想工作,新生筛选前老许总是和每个学生聊天,所谓的聊天就是让他们放松心态,平稳筛选。但是,严格的筛选标准和飞行技术要求,停飞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时候,老许总能够谈到学生心里,让学生的心态转变,重新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蜕变,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生活。而且,还要和学生一起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重新看清孩子的未来。
去年年底,由于积压学生较多,筛选频率增加,摆在分院面前的首要工作就是疏导停飞学生情绪,正视停飞现实,摆正就业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老许嘴里的每句话,每个词,哪怕是一丁点语气的拿捏,都至关重要。当把学生和家长送上车,看到学生和家长远去,老许的心也放下了。上车前的一个个拥抱,对于老许来说,是停飞学员和家长对他最好的回报。
轻伤不下火线
去年,正在班上的老许,肚子疼痛难忍,到了医院一检查是胆结石,旁边的爱人心疼的都哭了,但老许还像个孩子一样安慰她,“吃的天然,才存石头呢”,给手术室外面的家人打气。手术后的几天,老许就归队了,几天不见的老许瘦了十几斤,两边的白发又多了。大家都嘱咐他还是回家休息,但他还是坚持,一直坚持到现在。“这点小伤算什么,我是轻伤不下火线”。老许真的没有下火线,继续奋战在教育管理的一线,与队干部并肩战斗。
孩子们心中的老顽童
每天下班后运动场上都闪烁着老许活蹦乱跳的身影。和同学们一起打球,尤其是羽毛球,连续一个多小时不下场,体力、耐力让每一个学生钦佩不已,时常做一些小孩子的事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真的是童心未泯。
“把简单的事做好最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干好最不平凡”,如今的老许,从每天的东方鱼肚白到晚霞印天边,还一心扑在在学生教育管理的一线,去实践着为航校多站几年岗的崇高誓言。从一名普通战士到各个后勤岗位,挥洒出了自己年轻的汗水。每一只雏鹰翱翔蓝天,背后的老许都一直在看,在干,远远地望着他们在蓝色的天空下自由飞翔。“当他们回到公司,肩上的黄杠由两条,变成三条,最后变成四条的时候,他们就成熟了,我也就放心了”,老许如是说道。

打扫卫生间隙老许与即将筛选的学生谈心

认真与飞行技术学院辅导员交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