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督员在动态审核中要当好“导航仪”
作者:殷志新      阅读量:
【 发布日期:2014-09-26 】

质量监督员在动态审核中要当好“导航仪”

“身教重于言教,在维修安全中,要求别人怎么做,自己必须带头,禁止别人做,自己必须坚决不做,以敬畏制度”,2014年9月25日,质量系统的一位资深监督员吕大明同志对科里的年轻同志这样说。

这是一个飞机维修质量监督团队,也许工作中看起来他们不近人情,但是他们问心无愧:人情是对人,制度是对事,吃的这碗饭,就要守着这个理。

质量监督既要延续传统,也要创新监督方法,2013年末开始酝酿动态审核实施细节,2014年初通过质量监督小组正式进驻外场机库,正式拉开了动态审核各类工作的序幕。

准备

按照规章要求,质量系统每年度都有例行的审核,和各类抽查。但是此类检查多是静态的检查和少量的动态检查,对过程控制和监督存在只是检查当时的抽样,缺乏长期的过程控制。

基于以上现状,机务部2013年末开始酝酿动态审核工作方向,其中质量监督小组进驻外场机库办公,过程跟踪监督列入日程,为此机务部制定了质量监督小组职责、标准化检查单、小组值班制度等。

2013年末,也开始酝酿工作单卡可操作性审核,2014年初制定专门文件,落实该项工作的专项小组,控制进度和节点。

运行

2014年初至今,通过质量监督小组和工作单卡可操作性审核小组的工作、以及早晚场抽查蹲点的动态审核,往年飞机上的细节性问题如清洁、飞机内小微装饰件缺损等问题大幅下降,同时飞机的航线和定检质量,现场的运行秩序都进一步得到了规范性提高。

5月份,质量监督员陈也鸣同志发现初教机窗子开关机构不是很灵敏,于是他协调队里和航材科,联系技术科,对类似问题进行检查,跟踪落实,为的是与一线互动互助,出好飞机。

导航精神

发挥好导航功能,质量人员坚持形神兼备,每次检查,着装、工作牌、便携式笔记本装备齐全,他们进入维修现场,参与现场飞机的技术分析、排除故障、地面设备管理等工作,遇到新同志,问问安全知识、考考工具管理,抽查打保险的质量,现场发挥好导航功能。有时现场为工作人员示范,俗话说,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一桶水,为此,质量人员不分年龄段,既要学习技术知识,也要学习管理知识。

争论和陪伴

有时,面对一件事,被检查人员和监督人员会有分歧,争论不可避免,但是都是从工作出发,每次争论过后,总有定论,各方对法规管理、技术认识都会提高一个新的高度,或者增强了各方对管理和技术上符合性的认识。

跟一架飞机、跟一个工作者、跟一个早场、跟一个晚场,陪伴的是人、是飞机、陪伴他们的也是忠于制度、监督安全、监督过程的责任心。

展望未来

质量监督团队,搭配合理,合力强劲。他们当中,机械和电子专业搭配合理,团队成员均来自外场、生产科、技术科、航材科及其他多岗锻炼的同志,他们了解一线,也服务一线。

展望未来,他们的目标:既要做好监督员,也要做好引导员,飞行训练保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唯有继续学习,忠于制度,升级自身,才能更好的开展飞行训练维修监督工作。

动态联合检查办公区

整理监督记录

校对计量记录

上一篇:与孩子一起成长——分院女工委举办“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座谈会

下一篇:凌云之路系列之当梦想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