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安康杯”机务技能大赛在广汉分院成功举行
本网讯 任小明 摄影/报道:7月5日,以“提升素质、精心维修、放飞安全”为主题的历时三个月的学校首届“安康杯”机务技能大赛,在广汉分院八号机库隆重举行。
学校党委书记朱勇、工会主席黄清文、广汉分院党委书记吕少英、院长何永威、副书记范军、副院长张道新、工会主席陈维新、学校“安康杯”组委会成员、各分院、航站、飞机修理厂工会主席、广汉分院各单位负责人和机务代表100余人现场观摩了大赛。
学校领导、分院领导、学校“安康杯”组委会和各分院工会领导,对“安康杯”机务技能大赛的成功举行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和肯定。学校和分院领导分别向获奖选手和获奖班组颁发了奖牌。
“安康杯”——技能大赛“相得益彰”
今年4月份,按照学校、分院和工会《关于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通知》的部署和要求,在学校领导、分院领导和分院工会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工程部隆重举行了首届“安康杯”技能大赛的启动仪式,学校工会领导、分院领导、分院各单位负责人和机务代表50余人参加了动员会,100余名机务人员在横幅上郑重签名,以自己的行动和誓言践行对保证安全的庄严承诺。
分院党委副书记范军强调,要以“机务技能大赛”的开展为载体,深入贯彻民航局李家祥局长提出的持续安全理念。切实抓好“安康杯”技能大赛的筹备和实施工作,通过“抓班组,提高管理水平;重教育,推进安全文化”的竞赛活动;持续掀起新一轮的“学习业务素质、提升维修技术”的新高潮。
分院副院长张道新指出,此次“安康杯“机务技能大赛,是继”青年文明号“岗位技术练兵、初中高教机技术大比武系列竞赛活动之后,举行的又一次形式新颖,突出机务特点,含金量高的技能竞赛活动,旨在持续弘扬严谨务实的机务作风,精准熟练的业务技能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及沟通协作的和谐理念。
分院工会主席陈维新指出,首届“安康杯”机务技能大赛,是分院机务系统参与人员最多、赛事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技能大赛。他希望,要进一步落实“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积极参与,培训先行,全员提高、全面推进”的要求,实现“安康杯”竞赛和“提升技能”相得益彰。
“安康杯”——大赛活动的“助推器”
分院党委和工会高度重视“安康杯”技能大赛活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和部署,分院党政领导多次到机务部检查和指导“大赛”的前期准备工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工程部党总支对此次“安康杯”技能大赛活动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加强机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按照学校、分院和工会提出的要求,首先召开了总支委员会,强调了搞好“机务技能大赛“活动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总支扩大会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在科级干部层中进行了再次动员,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
为确保赛事开展的有声有色,组织保障有力,成立了由罗雄儒、罗元志为组长,方涛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大赛”组委会设在工程技术部门。组委会经过反复的讨论和修订,制定了“大赛”的实施细则,为“大赛”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法规依据。工程技术部门经常深入到现场提供技术支援,及时了解和掌握活动进程并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
机务一、二、三中队,在总支动员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补充动员,明确了开展“技能大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技能大赛”的各项具体工作作了部署和安排。同时,各班组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充分利用工作讲评、院报、板报、局域网络、标语等宣传形式,细致发动,广泛宣传,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工程技术部门,按照民用航空规章147部的要求,查阅大量的技术资料和故障信息,制定了标准化的比赛工卡。为了保证“大赛”和维修生产两不误、两促进,各单位认真分析了人员思想、技术状况和面临的挑战,对人力资源和维修计划作了统筹和科学的调配,把“大赛”活动和日常维修工作有机的融合,是“安康杯”竞赛活动扎实开展的“助推器”。
“安康杯”——提升技能的“催化剂”
为了增强“技能大赛”的广泛性、参与性和实用性,工程部以大力开展“安康杯”竟赛活动为契机,以“机务技能大赛”的开展为载体,进一步调动和激发机务人员的整体活力。各班组形成了“立足岗位,自我加压,主动学习,提高技能”的良好氛围,逐步走上了“干什么学什么、练什么强什么”的良性发展轨道,大幅提升了机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飞行教学提供了高质量高品质的训练用机。。
在飞行训练和维修保障工作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各参赛单位结合实际维修工作特点,精心组织、科学评估,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大赛”的实施计划,针对“大赛”实施过程中的各个不同阶段、重点和难点,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调动了广大机务的参与热情和荣誉感,掀起了新一轮的岗位技术大练兵的热潮。
如何更加有效的提高技术练兵的质量和效果,罗雄儒告诉笔者,一是把基础理论学习贯穿于岗位练兵的全过程,把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会贯通;二是抓住难点,有的放矢,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再培训,再熟悉、再掌握、再提高”的闭环培训管理模式;三是建立对人才的选拔机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积极为员工提供竞技舞台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四是营造氛围,舆论引导,树立典型,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无疑是“技能大赛”快速推进的“催化剂”。
, “安康杯”——培养人才的“孵化器”
7月5日,广汉分院八号机库隆重而又热烈,来自6个班组24名选手参加了决赛。随着评委宣布“安康杯技能大赛”现在开始,决赛正式拉开了帷幕。决赛分为“故障分析”和“实操排故”两大部分,题目部是机务维修中真实遇到的疑难故障,比较能全面体现出选手的真实能力和综合素养。
决赛模拟四架塞斯纳172飞机“空中发生发动机抖动、三号气缸排气温度无指示、左航行灯不亮”的综合故障。接到运控部门的故障信息通知后,选手们迅速有序的进入排故工位。他们沉着应战,缜密思考,准确的回答和规范的动作,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各班组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充分发辉班组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查阅技术资料,共同分析判断,制定排故方案,在他们强力的“攻势”下,故障得到了彻底排除,展示了选手们良好的业务技能和严谨的机务作风,赛出了水平、赛出了成绩,是培养、锻炼和储备人才的“孵化器”。
最终,5名选手和一个班组从众多的选手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了“故障分析能手奖、维护实操排故奖和优胜班组奖”。
分院党委书记吕少英,对于分院首届“安康杯”机务技能大赛作了全面的诠释。
他说,分院是飞行训练的主战场,也是确保航空安全的前沿阵地。这就决定了在飞行分院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是推进持续安全的应有之义,是促进训练任务完成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机务维护是飞机安全的生命线。要使“生命线”不断线,必须强化安全意识、严格依法维修、提高业务技能。一句话,必须建设一支资质合格、作风严谨、能力达标的专业队伍。而 “安康杯”竞赛活动的开展,就为我们提供了技能展示的窗口、业务交流的平台和为学院、民航建功立业的舞台。
分院机务维修技能比武大赛,作为学院“安康杯”竞赛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之所以得到顺利推进,是与学院工会领导和业务机关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分不开的。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并通过机务部先进示范、典型引路等作用,在全分院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郁氛围;形成以点带面的燎原之势,促进分院“安康杯”竞赛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学校党委书记朱勇莅临大赛现场

分院党委书记吕少英、院长何永威在大赛现场指导工作

分院党委副书记范军、工会主席陈维新和机关领导现场指导

分院副院长张道新、工会主席陈维新、机务部副主任罗雄儒在大赛现场检查准备情况

选手们认真分析故障

选手们精心排除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