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飞行学院MA600机型培训
为了使民航飞行学院在西飞公司交付2架新舟600飞机后能够顺利投入教学,在学院领导的关怀和相关部门的协调组织下,学院在2月25日到4月9日,选送了学院机务系统的部分业务领导和一线同志,共计34人到陕西省中航工业西飞公司进行了为期44天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全部取得了MA600机型合格证。
西飞的教官们在西飞国际客户培训中心二楼为大家进行了新舟600机型的培训,生动典型的飞机故障实例,出色却不乏幽默的口语表达,很快传达出了西飞教员良好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大家听得有兴趣,课堂讨论也很热烈。
培训课程内容的划分非常细致。飞机系统划分为总体、机械、动力、无线电、雷达、电气和仪表等7个模块,每个模块由相关专业的教员进行授课。
这次参加培训学习的同志们热情高涨,学习态度端正,不管刮风下雨,不管西北漫天黄沙,没有一位同志缺过课。因为大家深深的知道,学习的这段时间正是学院训练的高峰期,人员压力很大,脱产到外地学习,不把业务学好学深,是有愧于学院的。大家学习到深夜是常有的事,用餐的时候,谈论是学习;每天步行到教室的路上,谈论的还是学习。
这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业务领导,为同志们作出了良好的学习榜样。如果说谁寝室的灯最后灭,那一定是广汉分院机务部副主任罗雄儒的房间,“雄儒”二字,人如其名。他用刻苦学习的精神,细致敏捷的思维让人领会到了什么叫“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在担任机械班的班长期间,他经常带领大家一道沿着正确的思路同老师讨论学习上的问题,帮助一些同学答疑解惑,起到了一位老师的作用,为大家理清了学习思路。
洛阳分院的机务部电子副主任叶年江和广汉分院的电子副主任方涛,在担任电子班干部期间,认真履行班干部的职责,抓好人员的学习作风。并且做到认真听课,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多年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问题,主动请教老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老师认为所提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老师认为提出的问题是高起点、高水平,为后期的培训起到了促进。平时还注重组织大家进行开放式讨论,把电子专业的知识学的开阔发散。
洛阳分院还有一位叫张公伟的小伙子,空调系统原理图上一个环节想不通,睡觉都在自言自语,一时传为美谈。广汉分院的王洪军更是用功,有天晚上,从七点到凌晨,连续五次手捧书本到罗雄儒的房间请教问题,他的这种学习精神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
据了解,此次机型培训还有幸福航空公司,老挝航空公司两个单位参加。飞行学院选派的学员当中最少的都有5年工作经验。西飞对飞行学院学员的评价是:实际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在整个培训周期内得到了西飞培训部门领导和教员们的赞扬,在结业考试中取得了平均分88.5的优异成绩,体现了学院人严谨的作风,求知的渴望、进取的精神。
另外,由机务处牵头,广汉分院机务部副主任具体组织的新舟600飞机维修方案编写工作,在繁忙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完成。大家住在民政部门的老年公寓,时常有老年人在附近的老年大学活动室唱秦腔,同志们克服了这些外界干扰,白天上课,晚上复习和预习。即使每周仅有一天休息,大家也经常是闭门苦读,只有用餐的时候,才得一聚。
参加学习的还有西南管理局的两位同志以及重庆民营公司的一名同志。此次学习,飞院人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作风,为其他部门参加学习的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飞行学院的同志能够服从培训方的规定,坚持每天上课主动提前到教室等老师,平时遵守西飞的保密规定。西飞之行体现了学院准军事化管理下员工在外地的精神面貌。
霞光初露,映射神鹰。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与西飞公司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双方将紧密围绕组建国产民机的航空教育培训体系、航空科技创新平台和技术信息服务平台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谋求民族航空工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坚信,这些归来的神鹰守护者们必将在这个大潮中激流勇进,正是“迎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