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铺就通天路
作者:晓明      阅读量:
【 发布日期:2009-07-15 】

——广汉机务排除夏延B-3621号飞机风挡裂纹故障纪实

(本网讯 晓明摄影/报道)7月15日9时30分,广汉分院夏延B-3621号飞机,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执行广汉—南充—洛阳—广汉教学训练任务。

“大家辛苦了,短短的三天时间,你们就完成了6天的排故工作量,为飞行教学训练提供了优质飞机,分院感谢你们!。”7月14日,在机坪检查指导机务工作的分院李勇军院长,紧紧的握着机务三中队中队长刘涛的手动情地说。李院长饱含深情和激励的话语,深深的感动和鼓舞着在场的每一位排故人员。

7月10日13时许,空勤机组反映夏延B-3621号飞机右风挡玻璃裂纹。“故障就是命令”。中队在迅速上报故障的同时,立即组织人员检查飞机风挡玻璃。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右风挡玻璃有几处纵向裂纹。部、工程技术、质量控制、维修中队,及时在维修现场召开了故障分析会,查阅了《飞机维护手册》的相关技术标准,确定了更换风挡玻璃的实施方案和科室人员的分工。

由于飞行教学训练急等用机,而排故人员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等困难。工程部主任张道新亲自挂帅,各相关部门也紧锣密鼓的积极行动起来,工程技术部门制定排故工作单,质量控制部门准备检验标准,航材计划部门把器材送到维修现场。机务三中队对维修工作流程作了调整,对骨干技术人力资源进行了最优搭配,对所需的工装设备和增压检测仪器作了通电检查,对换件所用的相关的器材作了充分的物资准备,对飞机进行了全面的清洁和保养。

7月11日,更换风挡玻璃的工作在2号机库拉开了帷幕,要拆卸风挡玻璃,必须首先拆除驾驶舱仪表板外围的几十件电器仪表设备,光是导线和插头就近百个,固定螺钉300余个和大量的装饰板。时值盛夏,酷暑难耐。座舱温度高达40余摄氏度,由于座舱通风条件受限,座舱就像一个闷着的大蒸笼,汗水不停的往下淌,衣服湿透了,拧干了,又接着干。装饰板上的细小纤维和汗水混合在一起,刺得人手上和身上奇痒无比,密封胶水散发着刺鼻难闻的气味,时间稍长一点就会让人感到窒息。然而,困难再多,工作再累,排故人员没有丝毫的怨言和懈怠,只有如火一般的工作热情。

时间在流逝,而排故工作的进度却没有丝毫的减退。为了缩短工期,减少飞机的停场时间,尽快满足训练出机的需要,排故人员纷纷放弃了休息,主动要求继续留下来工作,投入到另一组的排故工作中。胡应友,一位有着30多年机务工作经验的老机务,工作中处处带头,做好传帮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表率作用。工程技术和质量控制部门,积极深入到排故第一线,为排故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援,全程跟踪督促检查严把质量检验关口,为排故工作顺利进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1月14日,风挡玻璃成功安装到位,经过地面检验和座舱增压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手册的规定和要求,风挡裂纹故障得到彻底排除。“风挡裂纹故障能够得到及时排除,体现了广大机务人员无私奉献,顽强拼搏,敢打硬仗的机务精神和过硬的维修技术,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维修水平和能力的一次实际检验,确保了机务维修工作持续安全的开展”。分院卢鹤生副院长对他们的赞赏溢于言表。

安装风挡玻璃

安装驾驶舱设备

排故现场

上一篇:广汉机务首次举办塞斯纳奖状FJ44发动机热检培训

下一篇:广汉机务首次成功为奖状“心脏”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