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机务工程部二楼会议室,前来参加安全形势分析和讲评会的中队以上干部,谁也不会想到一次不同寻常的业务考试正等着他们。
“发试卷”。大伙刚刚坐定,分院卢鹤生副院长突然令一旁的质检人员挨个发放考卷。在大伙面面相觑惊愕的眼神中,一份份试卷已经摆放在大伙的面前。“今天的业务考试,主要是针对各机型各级放行人员执行技术标准的一次检验,事先没有通知任何人,目的是为了反映大家的真实水平,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和提高”。卢副院长道出了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此次考试与以往考试最大的不同之处有两个亮点,一是现场考试。比较真实的反映了放行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二是用数据说话。参考人员必须从各型发动机的大量各项性能参数中,准确的判断出发动机的性能工作状态,才能安全可靠的放行飞机,这就要求放行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综合素质。
5月19日下午,分院卢鹤生副院长在三楼培训教室,对会议现场和外场维修放行人员的考核情况作了讲评。他说,从20余名参加考试的放行人员成绩上看,98%的人员达到了放行标准的技术要求。个别放行人员对发动机的整体性能数据的分析判断能力亟待提高。他要求,工程部要加大对各机型放行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对放行人员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的建立,提升各级放行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卢副院长对各机型的考试题,用通俗的语言和大量的数据,逐个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
此次不同寻常的考核,引起了广大机务人员的强烈反映,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业务学习的方法和方式,破解理论学习和维修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维修技能,大幅提升飞机的维修质量和品质,为飞行教学训练持续安全运行作出贡献。

考试现场

卢副院长讲评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