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机务保障组夏延保障小组副组长程汝荣
在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机务保障工作期间,在漫长的抗震救灾直升机保障第一线,在震后恢复飞行训练和机务维修工作现场,大家时常会看见一位个子不高,瘦瘦的身材,手持对讲机,不停的在烈日下来回奔波忙碌的人。他就是广汉分院机务部夏延飞机维修中心副主任,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机务保障组夏延保障小组副组长程汝荣。
“党员就应该站在最危险的地方。”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程汝荣副主任正配合质量审核小组成员,在夏延2号机库检查安全工作。突然,他感到机库地面在不停的颤动,机库墙上的玻璃在轰隆隆的作响,一时间,机库顶棚和墙体上尘烟弥漫。“不好,地震了!”他大喊一声:“赶快撤离。”说起地震惊心动魄的那一瞬间,虽已过去了2个多月,但中心党支部赵爱民书记,仍然还是记忆深刻:“当时,程副主任正在2号机库检查飞机的地面设备,地震发生了,他边喊边组织人员迅速撤离机库,一直到人员全部安全撤离,他才最后一个撤出机库。”
“主震刚刚停止,余震还在不断的发生。”程汝荣又迅速赶到夏延1号机库,他知道,1号机库里还有一架顶升在1米高千斤顶上的奖状飞机。他和已经赶到1号机库的部领导和中心干部,简短商量分工后,一起冒着随时都在发生的余震,组织人员迅速冲进机库,快速对飞机进行恢复,并将飞机安全放置到地面拖离到安全区域。5月14日晚,已经连续熬战2个通宵的程副主任,又和中心其他同事一道,连夜将6架夏延奖状转移到西门诺尔机坪,为救灾直升机腾出了安全停放的区域。
“汗水洒机坪,甘愿作奉献。”5月15日,民航调集的33架各型直升机,先后飞抵广汉机场。夏延保障小组分管的地段,正好是各类人员最多,直升机起降最繁忙,安全压力最大的区域。他积极配合保障小组的领导,对指挥、牵引、搬运人员进行了合理安排,确保直升机的每一个点上,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机务支援。他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积极投入到抢救伤员、搬运救灾物资、指挥牵引飞机的工作中。5月25日,东方通用航空公司米171型B-7857号直升机,在100小时的定期维护中,发现飞机搭地线折断,急需修理。程汝荣立即组织人员,利用现有设备和工具,对搭地线重新进行加工制作,保证了直升机按时升空执行救援任务。
“困难在多也要克服。”6月1日,按照分院和机务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夏延保障组开始恢复夏延奖状飞机的维修工作。程汝荣根据夏季气候对飞机的影响,结合飞机露天停放时间较长的特点,组织人员对夏延飞机的通讯导航雷达等系统,进行了全面测试和通电检查,确保了6月3日夏延飞机震后首飞成功。“奖状1200小时高级别检修,技术标准高难度大,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程汝荣利用晚上时间,学习工作单和相关的技术资料,在弄懂自己先吃透的情况下,他边干边摸索边传帮带,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连续完成了2架奖状1200小时高级别检修,为6月5日奖状飞机投入训练飞行,提供了优质安全的飞机,受到分院和部领导的表扬。
程汝荣,机务维修战线的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抗震救灾、震后恢复维修生产、保证飞行训练的各项工作中,以他的实际行动和执着的追求,为胸前佩戴的党徽增添了熠熠的光彩。

牵引救灾直升机

在直升机保障现场

夏延飞机震后首飞航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