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空中巨无霸”米-26“体检”
作者:晓明      阅读量:
【 发布日期:2008-06-07 】

6月5日13时许,笔者搭乘运七飞机维修中心,给“米-26”直升机送氮气瓶的叉车,赶到机场的最北头----“米-26”直升机的停放点,近距离的感受了中俄双方技术人员,顶烈日,冒酷暑,正紧张的给“空中巨无霸”作200小时“体检”的感人场面。

6月的机坪气温高达摄氏50多度,几名中俄技术人员正在毫无遮挡的烈日下,认真细致的准备充气的导管和设备。据李师傅介绍:“‘米-26’直升机作一次200小时定检,大约需要10天时间,前一段时间任务较紧,只能利用飞行间隙分段进行,在有4天时间就可以作完啦。”机坪实在是又晒又热,又无处可以躲藏,无奈之下,笔者只好一头钻进“空中巨无霸”宽大的“肚子里”,满以为这下可找到了乘凉的好地方,结果还不到1分钟,笔者身上的毛细孔已经是迫不及待,争先恐后的“张开了嘴”,汗水已经湿透了工作服。由于直升机露天停放,长期暴露在烈日下,机舱里就象一个大蒸笼,只待一会心里就憋得发慌。“俺们东北现在的温度只有10多度,这儿的天气又热、又潮、又闷,还不太习惯”,李师傅一连用了三个“又”字。舱里的几名技术人员,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赤裸着上身,正趴在地板上检查钢索和滑轮,虽早已是大汗淋漓,他们也只是用毛巾擦一下头上的汗,又接着干。他们这种对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机务精神,令在场的机务同行敬佩有加。

驾驶舱门口左边的一个直通直升机顶部的铝合金梯子,引起了笔者的浓厚兴趣。顺着梯子仰头望去,在梯子的最顶部有一个直径大约60厘米的“洞口”。出于职业的敏感,笔者知道那一定是一个检查窗口。“师傅,可以上去看看吗?”“可以,一定要注意安全。”笔者顺着与地面成90度约7米长的梯子,战战兢兢的向上爬去。刚到“洞口”滚滚的热流就扑面而来,让人感到窒息。机身顶部的蒙皮被烈日烤得接近摄氏60度,烫得根本就没有下手的地方。只好向李师傅借了双手套戴上,扶着窗口边缘才慢慢的直起了腰。首先映入笔者眼帘的是两台巨大的发动机,它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力,这个时候你才会真正的明白“空中巨无霸”何来如此巨大的“神力。”几名俄罗斯的工程师,正头顶烈日,冒着酷暑,仔细检查着发动机和巨大的旋翼。看见笔者站在离地面约3层楼高仅1米见方的直升机的顶部,他们眼中露出了惊愕的目光,继而纷纷伸出了大拇指。极目远眺,给人一种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势,再次让笔者深深的体会到了“空中巨无霸”为何能“威名远扬。”

笔者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的告别了中俄技术人员和“空中巨无霸”,心中默默的祝福“米-26B-7802”号直升机,能早日恢复“健康”,为抗震救灾再立新功。

“空中巨无霸”米-26直升机

挥汗如雨

检查发动机

米-26起飞雄姿

上一篇:预先思考 积极部署 确保学生工作安全有序

下一篇:中国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离汉返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