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饶鑫/文 胡津京/图:4月27日下午,中飞院“明德思政大讲堂”活动在广汉分院初心讲堂举办。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谐音“拉索”)首席科学家、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主任曹臻以“拉索和宇宙深处的奥秘”为题作学术讲座。曹臻院士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精细的动画演示向我们细致讲解了宇宙线的发现以及中国团队对“拉索”的建设历程。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刘英,广汉分院党委书记范军,广汉分院院长葛志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学院师生代表近350人参与讲座。
以“拉索和宇宙深处的奥秘”为题,曹臻院士围绕中国宇宙线研究历程、拉索建设过程中攻克的技术难关、拉索的重大科学发现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分享。
曹臻院士以中国宇宙线研究历程为切入点,回顾了从云南东川落雪山起步,经羊八井ASγ实验,到建成全球领先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的跨越式发展历程。他指出,拉索选址海拔4400米的四川稻城海子山,科研团队攻克高寒缺氧、冰积层施工等难题,自主研发光电倍增管、高精度时钟系统等核心技术,实现探测设备国产化突破。
曹臻院士重点介绍了拉索的颠覆性成果:建设期间即精确测量蟹状星云高能亮度,发现70余个新宇宙源,并于2022年联合卫星首次完整记录史上最亮伽马暴GRB 221009A,这些突破性进展被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和《Nature》高度评价为“改变历史的突破”,为伽马天文学与粒子天体物理领域开辟了崭新的窗口。他强调,拉索团队将持续深耕观测数据,期望在宇宙线起源、高能粒子加速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上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作为中飞院“明德思政大讲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讲座不仅提供了一次珍贵的学术交流机会,更探索了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实践与人才培养新模式。面向未来,中飞院将继续以“明德思政大讲堂”为平台,吸引更多顶尖专家学者参与,进一步推动科技前沿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为国家航空事业和科学技术发展贡献更多中飞院智慧与力量。
讲座前,曹臻院士在学院院长关立欣陪同下参观中飞院校史陈列馆、广汉机场等地,了解学院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