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飞院:民航安全能力建设项目“面向PLM的初始训练核心胜任能力标准体系建设”顺利通过验收
作者:胡津京      阅读量:
【 发布日期:2025-11-19 】

本网讯 胡津京 黄宏 报道:近日,民航局飞标司安全能力建设资金项目“面向PLM的初始训练核心胜任能力标准体系建设”结题验收会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科创文化中心召开。

受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委托,学院科研处组织此次验收会。民航局飞标司副司长曾鸣莅临现场并监督指导验收工作。此次验收会邀请了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王文平,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副主任孔亮,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分校校长庆锋,东航四川分公司飞行部总经理严立俊,川航飞管部副总经理吴强,龙昊通用航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宏秋,学院财务处处长程志红7位专家作为评审组,对项目进行了全面验收。学院科研处、广汉分院等单位相关领导、专家及课题组核心成员全程参与了验收会。

据悉,该项目于2022年立项,周期三年,立项批复经费140万元,聚焦民航飞行训练改革核心需求。针对传统飞行员训练中非技术能力培养缺失、各阶段数据不通、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项目组以国际民航组织(ICAO)ADDIE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民航规章要求与运行特点,构建了符合141航校初始训练特点的 CBTA(基于能力的培训与评估)体系。

项目实施期间团队成员协同攻关,极大地促进了面向PLM的初始训练核心胜任能力标准体系建设:一是制定了CBTA高性能多发飞机20小时、50小时课程训练大纲各1份,二是编制了私照、仪表、商照阶段CBTA分析矩阵各1份,三是建立了航线运输驾驶员(飞机)整体课程CBTA标准评价系统及用户手册,四是出版专著《面向初始飞行训练的胜任力训练评估理论与实践》,申请专利1项及软件著作权11项,发表论文7篇。尤其是CBTA标准评价系统通过数据驱动技术,实现了飞行员训练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显著提升了训练质量与效率。

验收会上,民航局飞标司副司长曾鸣强调,本次项目验收并非PLM体系建设工作的终点,而是全面推进该项工作的新起点。他要求,项目组以验收通过为契机,加快成果转化落地节奏,让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行业可用的训练规范与实施指南,为全国民航CBTA训练体系完善和标准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推动民航飞行训练高质量发展,同时还要做好用标准、用数据等实践验证的准备,进而在世界民航领域发出中国民航的声音。

评审专家组认真审查了技术文档与验收材料,围绕体系合规性、数据互通性、行业推广价值等方面展开质询。专家组认为,项目成果既遵循国际先进标准,又贴合中国民航实际,有效解决了初始培训与航司绩效目标一致性、培训模式差异性、数据共享性三大核心问题,做到了从执照培训向职业培训、从科目训练向胜任能力训练、从分阶段管理向PLM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三大转变,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项目负责人正高级飞行员葛志斌表示,后续将按照专家组建议及飞标司要求,进一步推进成果转化,完善实践考试标准与飞行员学校合格审定标准,编制飞行员胜任力培训手册,推动PLM体系在行业内的广泛应用,为民航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具备核心胜任能力的飞行人才。

此次项目验收的顺利通过,标志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飞行员初始训练标准化、系统化、智能化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航飞行训练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一篇:传承优良家风 永葆党员本色——广汉分院组织离退休党员参观天府家风馆

下一篇: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受邀参加第五届珠海国际飞行训练暨安全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