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烈日:南充机场换发忙
作者:任小明      阅读量:
【 发布日期:2013-08-21 】

本网讯:任小明 报道:“塔台,7906飞机检查正常,请求起飞。”“可以起飞。”

8月20日13时50分,川北重镇南充高坪机场,一架垂尾上喷涂着飞院标志的塞斯纳172R/B-7906号飞机,缓缓的滑向起飞线,推油门、滑跑、加速,飞机轻盈的跃上蓝天。

机坪上,看着安全升空的飞机,一群皮肤黝黑的机务汉子,一扫连续几天的疲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7月下旬,塞斯纳172R/B-7906号飞机在南充机场发生了故障,经过技术“会诊”,决定在南充机场更换发动机。针对异地换发存在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工程部发动大家开展预想活动,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并抽调7名技术骨干组成换发小组,提前完成了工装设备和航材的准备工作。

8月16日15时,成南高速公路上,一辆蓝色的商务面包车向着237公里外的南充急驶,车内的5名机务人员无暇欣赏沿途的山色美景,在副主任魏汉飞的组织下,还在逐项、逐条的对照着换发工作单,以及天气变化、工作环境等不确定因素,仔细的分析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难点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预案和措施。

17时10分,汽车驶入南充高坪机场。虽然天气很炎热,旅途也很劳累,但是他们到达工作现场后,顾不上休息,又立即从卡车上吊卸新发动机、专用吊挂等工装设备,为换发工作的顺利展开铺平了道路。

虽已立秋,可“秋老虎”余威不减,南充地区连续出现了39℃、37.5℃、38℃......的高温酷热天气,让人燥热不堪。

为了缩短换发时间,他们早出晚归,每天清晨6点,就已经进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晚上19点,炙烤了一天的机坪还未“退烧”,蚊虫又开始了叮扰,裸露的皮肤上被叮咬起了星星点点的红疙瘩,奇痒无比。但他们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一直干到夜幕降临。

由于是在异地作业,机场没有专用的机库,只能在露天作业。下午是一天中最难熬的时段,机坪表面温度高达50℃,水泥机坪上泛起的白光刺得人眼睛生疼。机坪上无遮无挡,施工人员完全暴露在烈日下,头上晒脚下烤,就像置身在一个“大烤箱”里,脸上的汗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掉,大家笑言免费“洗桑拿”。汗水浸透了工作服,脱下来,拧拧干,再接着干……在烈日反复的炙烤下,工作服泛起了一圈圈白色的盐渍。“没有什么,实在热得不行了,我们就提桶水,用凉水洗洗脸冲冲头,把浸湿的毛巾缠在头上挡挡太阳降降温。”夏泽军笑着说。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发动机上的金属部件被晒得发烫,稍不留神,裸露的皮肤上就会留下一块红色印迹。连续几天的露天作业,他们的脸上、胳膊上被晒得又黑又红,晚上火烧火燎的疼,让人难以入睡。

8月19日,发动机经过多次试车和调整,各项性能参数符合技术标准,飞机“心脏”恢复了健康。随后,他们又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对飞机的座舱和外表面进行了清洁和保养。

魏汉飞告诉记者:“塞斯纳172R飞机异地更换发动机还是头一次,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工作中确实遇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很多同志脸上、手上的皮都被晒掉了,的确是很辛苦,可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大家的工作热情依然十分高涨。分院高度重视换发工作,多次与南充机场协调,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异地换发解除了后顾之忧。另外,我们根据换发工作的进度,科学调整作业时间,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前优质完成了换发工作,满足了飞行训练用机的急需。”

“好样的,飞院机务!”南充机务竖着大拇指说。

炎炎夏日,广大的机务人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用责任保证了一架架飞机的安全起降。

组装发动机

汗水湿透工作服

吊装发动机

上一篇:学校、家庭共联手 培育学子无中断

下一篇:正确处置特情,确保飞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