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迈步从头越
作者:十一大队      阅读量:
【 发布日期:2011-03-05 】

——十一大队成立五周年报道之二

2011年3月3日,在这个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春日里,十一大队迎来了五岁的生日。五年前,也是在这样一个孕育着希望的日子,我们乘民航强国战略的东风,应学院发展的大势,受分院党委的重托,合着学院、分院“十一五”建设步伐的节拍,走到了一起,组成了共同的家——飞行十一大队,从此的1800多个日日夜夜里,我们开始了雏鹰练翅的历程。

不能忘记,我们一起响应分院号召,克服了从飞双发飞机到飞单发飞机教学强度、教学环境、安全余度方面的困难,迅速改装了初教机并形成了教学能力,与兄弟大队一道,开始了分院中断17年的初始教学,并在安全、质量、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大胆创新,勇于探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不能忘记,我们在奖状高教机刚引进,大队刚成立,人员少,经验缺的情况下,大胆摸索,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开始了奖状高教机的教学并为分院和兄弟分院培养了大批高教机教员。同时,克服困难,加班加点,进行人工增雨和专机任务飞行,为政府分忧,为百姓造福,为分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不能忘记,当安全方面出现差错、思想稳定方面出现困惑时,是分院党委和领导帮及时助查找原因、理清思路,鼓舞士气,帮助我们走出了困境。

不能忘记,我们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根据大队实际,喊出了“大队带我去飞翔,我与大队共成长”的口号”,全大队师生凝心聚力,克服了汶川大地震等困难,努力营造和谐氛围、畅通对话渠道、搭建发展平台,初步形成了大队的特色文化。

大队成立后,经过大家的慎重思考和讨论,很快形成了大队:以安全为基础,以训练为中心,以质量为重点,以育人为根本。大力加强大队文化建设,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驾护航作用,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根据分院要求和大队实际,确定了“创新机制,保证空地安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师生综合能力不断完善,教风、学风日益浓厚,队伍建设显著加强,用三到五年时间把大队建设成为和谐、严谨、敬业、自信的团队”的基本目标。

一.五年回眸

(一).基本情况

5年来,大队共完成飞行训练时数60230小时,模拟机(含练习器)28601小时,毕结业学生811名(含养成、改装、大改、自费等)。大队人员负责或参与科研课题 5 项,撰写学术论文11篇,还制作或参与制作了初、中、高各机型课件用于教学,并积极参与了学院MPL高端教学训练试点。全大队由组建时的12人,发展到现在的26人(其中,一级飞行教师3人、二级4人、三级13人、见习3人,地面人员3人。)形成了初、中、高配套齐全的完整的教学训练系列。先后有1人被授予功勋飞行员,3人被授予飞行安全金质奖章,1人被授予飞行安全铜质奖章。大队长温涛并评为民航中青年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十佳教师提名奖;易小军教学小组、黄宇教学小组先后被评为民航西南地区“现代五好班组”并作交流发言。教员唐宇作为2010年中国民航的代表参加国际民航组织在摩洛哥召开的飞行员年会。易小军在学院50年校庆“飞行安全”论坛上作交流发言。先后有12名同志被分院评为“优质安全教学小组”等各种荣誉;有8名同志转正或新发展为党员。为公司、上级机关、和兄弟大队输送人才8人。大队先后获得学院星耀管理奖二等奖、飞行训练地面分段准备系统获学院2010年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2010年党总支连续被分院党委评为好班子。

(二).创新——大队成长的灵魂

在分院党委的领导和机关、兄弟单位的帮助下,大队成立的五年,是不断开拓进取的五年,是敢为天下先的五年,创新一直是成长的主旋律。

创新是教学管理的不竭源泉;大队在教学管理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突破传统,通过几年的摸索和不断推进,在全学院首创大组制教学模式。合理发挥规模效应、不断优化资源组合、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尽管它还不完善,但我们在分院的指导下正在不断的改进。

创新是质量建设的永恒动力;质量是大队的立队之本,从一组建,大队一班人就明确提出了要打造质量品牌,形成以质量为龙头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基于飞行训练数据系统的质量管理。再造训练流程,优化管理手段,确保训练过程合理化、规范化、透明化。建立关于阶段检查、实践考试预考、实践考试相关的考试报告与分析制度。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定期举行教学研讨,全面开展教学观摩和学习。在安全上坚持月度运行信息报告与分析制度、运行不正常事件书面报告与分析制度。

创新是学生培养的有效方法;以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以“重教育、严管理、多关爱”为原则,以“公司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为标准,在机制上大胆探索,突破传统,建立教学大组责任制,率先进行了教学双选试点,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积极性,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学生训练质量、综合素质逐年提高。

(三).人文——大队文化建设的印记

组建伊始,大队就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和抓手,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在全体师生中提出了“大队带我去飞翔,我与大队共成长”的团队建设理念,注重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打造人文环境,在各项工作中都深深烙上文化的印记。

人文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五年的探索和实践,大队逐渐明晰了大队文化建设的思路:建设目标:安全大队、质量大队、人文大队、和谐大队.核心竞争力:建设引领分院乃至学院的教学质量品牌和管理创新机制。核心价值观:和谐、敬业、严谨、自信.。特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民主的团队管理;浓厚的人文氛围、学习风气。组织保障:党政引领、配合;党员模范带头;全员贯彻执行,最终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人文是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政治工作从来就是与教学训练中心工作、以及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并互相促进。大队充分利用文化载体和人文大队建设的推进,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在队伍管理、激励机制、分配机制上摸索创新,帮助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即时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保证了人员思想稳定和不断进步。

人文是素质提高的可靠途径;加强师生综合素质提高是建设人文大队的有效举措。五年来大队采取坐下学、外出看、请进讲等方式,提倡多学、多思、多写、多说,为大家全方位展示自己营造氛围、提供平台、创造机会,把自我价值实现和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得到大家普遍认同参与。在教师中有学院自招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王道环,有一边训练一边攻读硕士并获得学位的学生邱氚,有参加社会实践得到表彰的曹月等,大队为了让师生更好的展示才能,并互相学习,成立了师生讲坛,使大家的“18般武艺”都有机会展示并交流。

二.几点体会:

大队五年的发展,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分院党委的领导,离不开分院领导、机关和兄弟单位的关心、帮助、支持,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5年来,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始终不渝地抓住教学质量重点不动摇是发展的根本,只有好的教学质量,才能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5年的成长说明,我们建设以质量为龙头的核心竞争力的路子是对上级指示精神的坚决执行,是让公司、学生、家长满意的主要因素。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始终不渝地夯实持续安全基础不动摇是发展的前提,只有有了安全,才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才能静下心来抓质量、抓素质。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始终不渝地坚持育人为本不动摇是发展的目标,培养高素质飞行人才,一要合格,二要可靠。合格就是要有高超的本领,可靠就是要政治思想品德高尚,我们所有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此开展并不断深化。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始终不渝地加强党的建设方向不动摇是发展的保障,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的区别在与方向,方向不对,目标不明,就要走歪路。5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在分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发挥党总支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就能克服困难,保持先进性,创先争优,为中心工作保驾护航。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始终不渝地注重全员素质提升不动摇是发展的基础,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努力建设人文大队,全方位对师生素质的锻炼培养,是民航、学院、分院对大队的殷切期望,是培养高素质飞行人才的需要,是飞行教师队伍自身成长的要求。

三.未来展望

历史向后,时间向前,大队5年来从成立到成长走出的一小步,实际上是学院实现“以飞为主、协调发展”、分院打造质量品牌战略目标迈出的一大步。一切都已经过去,而我们的眼睛注定应该关注前方。未来5年,是建设民航强国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以分院“十二五”规划为指针,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作好一、二、三项工作,即:实现一个目标: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全大队、质量大队、人文大队、和谐大队建设有明显成效。巩固两项成绩:巩固文化建设和管理创新成果,质量品牌建设和创新工作比翼齐飞。作好三项工作:一要抓好质量强化工作和师风师德建设,始终保证大队核心竞争力和队伍健康成长。二要抓好学生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成材;三要抓好大队人员思想工作,保持队伍稳定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今天回顾,是为了总结经验,走好今后的每一步;我们今天展望,是为了明确目标,远举高飞。我们相信,有分院党委的正确领导,有机关、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有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十一大队的明天一定更美好,分院、学院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2011-03-03

上一篇:实施科学维修 提升保障能力

下一篇:十一大队举行成立五周年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