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机务举办飞机可靠性管理培训暨经验交流会
本网讯 任小明 摄影/报道:3月4日,广汉机务举办了一期“飞机可靠性管理培训暨经验交流会”,学校机务处领导和30余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
可靠性维修是通过对飞机、发动机、附件和系统性能趋势变化的监控,时时掌握飞机各系统的技术状况和缺陷,从而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消除风险源。多年来,机务部加强了对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建设力度,特别是在组织机构建设、人力资源配置、可靠性方案制定、故障分析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及时发现和排除了多起潜在的故障和隐患,为提高飞机维护质量和运行品质,保证飞行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学校吴旭勇副校长指出,“机务系统抓质量、抓安全的根本在于提升维修品质,而提升维修品质的关键在于实施科学管理。飞机可靠性管理是开展科学维修的基础,只有飞机可靠性管理系统有效地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运行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提高飞机维修质量和运行品质,持续保证飞机的可靠性、适航性和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分院机队规模的快速增长,对机务系统的工程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飞机可靠性管理已无法覆盖所有的机型。因此,可靠性管理的机制、模式和程序需要改革、整合和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各类信息资源的支撑作用。工程部经过长期的调研、分析和评估,对可靠性管理的职能作了新的划分和界定,并结合机型的的多样性和分布特点,制定了新的可靠新闭环管理运行模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分院党委“抓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抓质量、保证飞行安全”的要求,全面提高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解决在可靠性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机务部邀请学校机务处质量管理工程师,作了《建立适应学校特点的维修可靠性管理系统》的专题讲座,并详细介绍了可靠性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对维修生产信息的收集、人力资源和工时的评估、飞机发动机性能数据的采集、故障信息的录入方法、性能趋势曲线的分析和诊断、可靠性质量月报的上报程序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针对当前在可靠性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采用翔实的数据、典型的案例和生动的图片作了细致点评,并逐一解答了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一步规范和统一了可靠性管理中的部分术语和流程。
与会人员就加强可靠性管理工作开展了技术研讨,相互交流了体会和工作经验,推动了飞机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互交流

培训现场